数字图像处理
一、基本概念
数字图像处理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、增强、复原、分割、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。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。
二、常用方法
1)图像变换:傅立叶变换、沃尔什变换、离散余弦变换等间接处理技术,将空间域的处理转换为变换域处理。
2)图像编码压缩:可减少描述图像的数据量(即比特数),以便节省图像传输、处理时间和减少所占用的存储器容量。压缩可在不失真的前提下获得,也可以在允许的失真条件下进行。
3)图像增强和复原:目的是为了提高图像的质量,如去除噪声、提高图像的清晰度等。图像增强不考虑图像降质的原因,图出图像中感兴趣的部分;图像复原要求对图像降质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,一般根据降质过程建立“降质模型”,再考虑采用某种滤波方法,恢复或重建原来的图像。
4)图像分割:将图像中有意义的特征部分提取出来,其有意义的特征有图像的边缘、区域等。
5)图像描述:最简单的二值图像可采用其几何特征描述物体的特性,一般图像的描述方法采用二维形状描述;特殊的纹理图像可采用二维纹理特征描述。
6)图像分类(识别):主要内容是图像经过某些预处理后,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,从而进行判决分类。图像分类常采用经典的模式识别方法,有统计模式分类和句法模式分类。
三、主要目的
1)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。
2)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,这些被提取的特征或信息往往为计算机分析图像提供便利。
3)图像数据的变换、编码和压缩,以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。
四、应用领域
1)航天和航空方面
2)生物医学工程方面
3)通信工程方面
4)工业和工程方面
5)军事公安方面
6)文化艺术方面
7)机器人视觉
8)视频和多媒体系统
9)科学可视化
10)电子商务
这是一些知识的简单了解,以后会慢慢学习,进一步深入了解。